中国智驾“三极时代”,华为、Momenta、自研车企格局已成
温州小编 汽车焦点 2025-04-03当前,中国自动驾驶市场正经历一场变革。随着L2+级辅助驾驶功能逐渐成为新车标配,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的落地能力成为检验企业技术实力的关键指标。在这一背景下,市场格局逐渐清晰——以华为、Momenta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凭借技术领先性占据第一梯队,而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自研阵营则因资源分散、迭代速度较慢暂居其后。三者在市场占有率、技术路线及用户体验上的鲜明差异,正以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呈现。
市场占有率:Momenta领跑城市NOA,华为生态快速扩张
据佐思汽研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Momenta以60.1%的城市NOA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首位,其技术已搭载于全球销量前十车企中70%的品牌,如丰田、奔驰、通用等,展现出极强的商业化能力。相比之下,华为以29.8%的市占率位居第二,主要依托鸿蒙智行生态与赛力斯、奇瑞等车企合作,但受限于高成本硬件(如激光雷达),其方案多集中于25万元以上车型,市场渗透速度略逊于Momenta。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如比亚迪、蔚来)多依赖自研或拼凑供应商方案,市场份额分散,整体占比不足10%,规模化落地能力明显逊色于前两者。
技术路线:数据驱动vs全栈自研vs碎片化研发
Momenta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飞轮”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其技术架构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部分,前者快速应对突发状况,后者持续优化驾驶策略,使得训练成本降低10-100倍。例如,Momenta的智驾系统在人车混行的狭小街巷和当有小动物突然横穿马路时,仍然表现得游刃有余,并能化险为夷,展现了极强的场景适应能力。
华为则采用全栈自研模式,从激光雷达、昇腾AI芯片到ADS 3.0算法,构建了完整的智驾生态。其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即使在雨雪、雾霾等极端天气下,仍能保持高精度环境感知,减少误判风险,但硬件成本限制了普及速度。
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如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XNGP等)则面临技术碎片化挑战,多依赖Mobileye或英伟达等供应商芯片,导致底层架构受制于人,且算法迭代依赖有限的自有数据,难以形成闭环优化,未来2-3年将是关键窗口期,能否突破技术天花板将决定其市场地位。
行业趋势:数据规模决定未来话语权
Momenta的“智驾摩尔定律”(硬件成本每两年减半)正推动NOA功能向15万元级市场渗透,预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有望实现5000元级方案。华为则通过鸿蒙智行生态绑定高端市场,但需解决成本与开放度问题。而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若无法突破数据瓶颈,或进一步依赖第三方供应商。
未来,随着L3法规落地,“数据驱动”的Momenta模式或将成为行业主流,而华为的全栈能力亦不可小觑。相较而言,追求自研的传统/新势力车企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三者的竞争,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更将定义中国自动驾驶的全球竞争力。

相关推送
-
设计革新,技术突破 现代汽车正式推出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全新NEXO
2025-04-03
14364 0
-
新LOGO全球征稿 奇瑞皮卡品牌RELY威麟全球发力?
2025-04-03
13622 0
-
问界M8得房率领跑同级,黑科技打造移动秀场
2025-04-02
10291 0
-
问界M8“太秀了”,黑科技让出行秒变豪华秀场
2025-04-02
10501 0
-
长城皮卡一季度销量突破5万辆 同比逆势大涨15% 山海炮Hi4-T即将发布
2025-04-02
14329 0
-
最高立省3万元!鑫源汽车全系车型惊艳亮底价
2025-04-02
1489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