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赢智驾高端局,BBA为什么不约而同选定Momenta?
温州小编 汽车焦点 2025-07-25在智驾竞争烈度全球第一的中国市场,BBA会达成什么样的共识?
7月15日,宝马集团正式官宣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由此,作为豪华汽车“御三家”的奔驰、宝马、奥迪,全部与这家来自中国的自动驾驶独角兽在智驾领域实现了高度捆绑。
两个行业意义:
一是折射出Momenta在智驾行业的“江湖地位”,在收获BBA大满贯荣誉后,Momenta进入智驾决赛圈已经板上钉钉;
二是代表着德系豪华巨头对“中国方案”投出了集体信任票,中国智驾供应商正在深度接入传统豪华品牌,并参与到豪华汽车定义权的建设当中。
但说实话,宝马加入Momenta智驾阵营并不令人意外:时至今日,“朋友圈”已经集齐中、美、日、德系顶级车企的Momenta,凭借极具泛化性与易用性的技术方案,本身就是合资车企的头号选择。
真正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德系严选”正在形成对中国端到端AI技术的背书,Momenta的工程化能力和可靠性,已经符合全球顶级企业的车规要求。
这不仅为国际品牌与中国供应商在高阶智驾领域的合作模式扫清了障碍,更产生了辐射全球的想象空间,这种结构性增量,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中国智驾产业的最大蓝海。
宝马集团中国与Momenta智能驾驶辅助合作签约仪式
喜提BBA全家桶,Momenta凭什么?
当下的中国市场,“全球顶级车企+Momenta”的组合不是新鲜事。
在客户数量方面,Momenta在手的高阶定点数量名列业内第一,无论是海外的日系、德系、美系,国内的央企、国企、民企,几乎应有尽有。
用数据说话,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佐思汽研发布2024城市NOA产研报告显示,在智驾第一梯队品牌中,Momenta在2024年底城市NOA第三方智能驾驶市场份额超60%,排名第一,与华为共同瓜分了国内近90%的智驾市场份额。
更重要的是,在合作落地方面,与某些智驾供应商有签约、无落地的“空头”合作不同,据去过Momenta研发中心停车场的媒体朋友说,除了大家都了解的智己车型,还没上市的凯迪拉克VISTIQ、奔驰车标测试车型几乎随处可见,落地成果层出不穷。
显然,对于这些在中国汽车占据主流地位、且积极进取押宝智能化的豪华品牌,Momenta已经是一个逃不开的选择。
具体而言,Momenta将为豪华品牌带来如下助力:
第一,是快速、高效地实现高阶智驾落地,通过与Momenta合作,企业可以迅速地将功能拉到第一梯队的水准,不仅节省成本,更节省时间。
毕竟,传统合资厂商如果想在今天打造一套自研智驾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而如果想进一步做出一套有竞争力的产品,百亿投资、千人团队、长时间研发只是基本配置。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合资车企、特别是豪华车企,可以在Momenta的帮助下,快速提升自己的品牌“智能含量”,从而在智能汽车的心智竞争中保持优势,最终推动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在智能汽车时代也能保持品牌吸引力。
从用户角度出发,就是让消费者既有豪华品牌带来的“面子”,又有驾驶体验和智能化配置的“里子。
而对Momenta而言,这种合作显然实现了双赢:在为车企补足智驾短板、完成业务增长的同时,Momenta的品牌价值也在飞速提升,并以与豪华品牌合作为基础获取更多合作,以高打低赢得更多业务,从而进一步形成增长飞轮。
从技术飞轮到4大领先,「豪车严选」级智驾是怎样练成的?
如果说豪车朋友圈是Momenta的技术实力在当下收获市场认可的外在表现,那么驱动这一切并定义其未来的,则是贯穿其成长的核心技术哲学——“飞轮”。
在Momenta的战略语境中,“飞轮”并非一个抽象、漂浮的概念,而是一个具象化的、能够自我加速且不断落地转化的闭环系统。
这其中,“飞轮”意指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技术的持续进化,其核心是“量产数据 + 数据驱动算法 + 闭环自动化”,即用量产数据反哺量产研发,从而吸引更多车型合作、产生更多数据,循环往复,让飞轮越转越快,推动方案的智能化程度呈指数级提升。
一言以蔽之,就是用技术飞轮推动规模飞轮,再用规模飞轮反哺技术飞轮。
正是依靠这种行业首创的全流程数据驱动“飞轮”,Momenta的AI模型进化得以不再仅依赖于研发团队的个体智慧,可以更多获益于量产车型真实行驶的集体智慧,再配合强化学习,实现了技术维度的断代领先。
具体而言,在数据驱动的“飞轮”模式帮助下,Momenta的AI技术的进化速度不断加速,形成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在技术、量产、适配、模式4大维度实现了行业领先,最终赢得了BBA“豪车严选”级别的市场认可。
首先是技术领先。
作为行业首个量产一段式端到端方案,Momenta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将感知和规划整合进单个系统,形成出色的性能与成本优势,并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中,成为最为稀缺的供应资源。
在今年下半年,Momenta还将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让模型能够在没有模板参照的情况下,通过自我学习探索新的驾驶行为,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实现自我快速成长,让车辆在安全、安心能力上,有望超过甚至大幅度超过人类驾驶。
其次是量产领先。
Momenta合作量产车型已超过130款,量产交付规模超过了30万台,可以在3到6个月内完成新车型的交付上车。
这个数据非常可怕,它意味着,对中国所有合资车企而言,智驾进度落后这个问题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事实上,也正是在Momenta的帮助下,丰田在铂智3X、日产在N7等车型上,相继实现了智驾体验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今年合资车型中的现象级爆款。
最后则是适配领先和模式领先。
不同于其它头部智驾供应商,Momenta并不强制绑定硬件,适配车型已经超过了130多款车型,还可以让主机厂也参与到智驾开发的定义与开发中来。
对品牌方而言,Momenta这种灵活的服务身段,不仅能让智驾研发更可控,也能极大增强自有团队的工程经验,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形成一种超越Tier1模式的深度联合开发。
更重要的是,在无图端到端方案的帮助下,Momenta的技术方案不仅全国都能开,也实现了全球都能开,这意味着Momenta不仅拥有“豪车严选”的口碑,也具备了“全球严选”的实力。
从中国到世界,中国智驾方案如何反哺全球智能化?
在燃油车时代,能够同时与德系、美系、日系等跨国车企建立合作,并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的,只能是轮胎、玻璃等传统汽配领域,盈利和业务想象空间都较为有限。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Tier1已然跻身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导阵营。
而现在,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以智驾和车规芯片为代表的智能化领域Tier1,正在加速走向全球。
这其中,与专注动力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不同,华为和Momenta已经有机会在智能驾驶领域复刻相同的故事:从中国到世界,同燃油车时代的博世、大陆集团一样,形成属于Tier1的全球品牌。
更巧合的是,宁德时代的崛起,也是缘于当时母公司ATL与宝马的合作。在与宝马的合作过程中,宁德时代得以将全球最严苛的技术标准和生产体系吸收、内化、助力其在国际舞台进一步拓展业务。
再进一步讲,与跨领域巨头展开智驾研发不同的是,Momenta显然是一个更具全球业务潜力的智驾供应商,这不仅缘于技术先发和业务布局优势,也因为其股权和业务范围更为纯粹,没有复杂的地缘政治风险。
毕竟,对企业而言最好的供应商,一定是最灵活、最稳健的那位。智驾方案再先进,不能可靠落地、不能稳定运行都是空谈。
因此,在“端到端方案”与“超强数据飞轮”基础上,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工程化实力的Momenta量产工程化铁军,已然构成了供应商眼中决胜未来的“黄金三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攻城略地的同时,Momenta也在积极展开出海业务,不仅将解决方案成功落地到欧洲、澳新、中东等市场,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全球都能开”,实现了东起德国斯图加特,西至美国底特律的全球业务布局,更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了日本等右舵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想象空间。同时,在今年4月,Momenta还和智己共同宣布将携手展开出海业务,为出海业务协同作战释放了现实可能。
可以说,对Momenta而言,这种出海尝试不仅能带来利润回报和技术沉淀,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Momenta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在迈出出海的关键一步后,Momenta手握的跨国车企客户,有充分的可能将成为其迈向更多全球市场的关键助力。
毕竟,正如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所说:“如果(AUDI品牌)能在中国成功,那就一定能在全球成功。”
中国的智能汽车市场,就是全球智能汽车的“抢先体验服”。
而对中国智驾企业而言,智驾方案“更懂中国路”,或许只是开始,“造中国标准”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智驾领域的“宁德时代”,或许正在加速孕育。

相关推送
-
三伏天不“服”热,瑞虎8 PLUS陪你清爽出行!
2025-07-25
14834 0
-
卓驭的技术美学:从“为学日益”到“为道日损”的智驾之道
2025-07-24
11449 0
-
车联天下亮相AEE名古屋展 舱驾融合技术引行业聚焦
2025-07-24
14380 0
-
第三届动力电池质量安全大会启动会在京召开
2025-07-23
11441 0
-
5方纯电微面大PK:鑫源好运EV和长安睿行EM60,谁性价比更高?
2025-07-23
13434 0
-
可靠只是起点!看五十铃“机皇”发动机如何定义皮卡全能动力
2025-07-23
14621 0